• 网申小技巧

    提高你的录取几率,让HR茫茫简历中看见你

    broken image

    问题一:

    如何网申才能获得较高的“命中率”?

     

    欧莱雅HR:“实际上,网申是有target school的(注:招聘圈内所谓的‘目标学校’就是以学校名称为关键词,非目标院校的简历自动跳过)。因为学校太多,这是为有效挑选人才不得已而为之。不过,目前欧莱雅的网申系统在不断改进中,我们设置了一个评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除了有学校评级,还有很多加分项。我们建议学生尽可能在简历中凸显经历、成果和兴趣,这些方面都有加分可能,分数高者自然可在网申系统中脱颖而出。”
     

    花旗HR:“简历最重要的是呈现与众不同之处,这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阿克苏诺贝尔HR:“我们经常看到公司名字是‘联合利华’、‘宝洁’的网申简历,这样的简历当然在第一时间就被剔除了。一个员工曾经告诉我,他在找工作的阶段,一共投了98份简历,收到32家的回应,拿到15个offer,所以要取得较大的命中率,必须海投!”

     

    BeBeyond求职贴士:

     

    1、用客观事实、过去的经历突出你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一再强调在网申中展示你的特色。但问题是很多学生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特色何在。试问如果没有特色,又凭什么说服HR在上千竞争者中选择你而不选择其他人呢?并且,不同企业想要的能力是各有侧重的,是时候好好总结一下你过去的经历,并找出与心仪企业的契合点,在网申中予以强调了!这一过程或许非常难,或许非常耗心力,但这是求职上难以绕过的一点。

     

    2、尽可能掩盖关键字
    一些公司的网上申请表格是交给特定的公司担任的,例如,去年联合利华的网上申请,第一轮简历挑选就由中华英才网担任。这类网申有一个很重要的检索步骤是电脑自动依照关键字检索,所以假如你的申请材料上没有HR想要的关键字,就可能被筛掉。关于开放性问题,尽量应用所给的字数限制,既不要超出也不要大大的俭省。普通来说,注明需求用300字来答复的问题,只写一百个字恐怕也很难契合请求。


    3、不要同时投递多个职位

    假如公司在自己的官网上设有特地的申请地址,这一类公司职位很多是能够复选的,但当你复选时,将很有可能成为面试话题。当你同时选择了比方人力资源和高分子材料料工程师两个职位时,除非你有充沛的理由让HR置信你同时具备这两个职位所请求的才能,否则只会给人“乱投医”的感觉。

     

    当然,提高命中率还要牢记一个准则:少犯单词拼写错误、写错公司名字等低级错误!

     

    问题二:

    面试中,怎么才能博得HR的好感?

     

    阿克苏诺贝尔HR:“HR招聘时其实是有评分标准的,评分点的设置与企业价值观、岗位要求有关。像阿克苏诺贝尔比较看重客户至上、强执行力、有胆识改变等素质。曾有学生向我阐述他如何在其他人反对的情况下力排众议,最后争取到大型活动主办权的经历。从整个陈述看,我只能得出他‘有胆识改变’这一结论,而看不到其他闪光点。如果他能讲清活动的客户是谁,为什么要组织这个活动,最后的执行情况如何,那他将得到更高的分数。”

     

    BeBeyond求职贴士

     

    “可否讲一讲你最具挑战性的一次经历?”多年来,这道题目在面试时屡试不爽。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行为事件题”——根据过往的经历来 “探究”应聘者的能力。这个题目的确没有标准答案,不过却有标准“得分点”。HR会从你的叙述中发现亮点,作为打分依据。由此可见,HR“阅人”的思路其实也有条条框框,并非天马行空的主观喜好。求职学生在面试中,一方面要真实地展现自己;另一方面也要巧动脑筋,思考一下应聘岗位需要上任者具有哪些素质,如果你有,就大胆表现出来。

     

    问题三:

    求职中不可避免会被某些公司拒绝,收到拒信后,怎么办?

     

    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区负责人:“我曾经收到过四五十封拒信,当时我的办法是一律删掉!现在看来,实在是傻办法。我的一个员工把收到的拒信全部都贴在墙上,并注明失败的总结,以此激励自己。我建议大家在收到拒信后,回复一封邮件给HR,问一下被拒绝的原因,这是提高自己的好方法。”

    BeBeyond求职贴士:

     

    收到拒信,灰心丧气,然后恶狠狠地把拒信删掉!HR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不明智的举动,拒信何尝不是通往成功的开始?它不仅能提高心理抗压力,还能增加求职的经验。


    事实证明,收到拒信并非完全没有希望。在今年的校招现场,一位名企师姐现身说法,去年她在已经收到拒信的情况下,居然接到了面试的通知。虽然感到莫名奇妙,但她打起精神,没想到这根“最后稻草”竟然真的让她最终拿到企业的offer。事后她才知,原来应聘公司当天要组织群面,可由于人数不够,HR依据笔试成绩,选择了排名靠前的她参加“面试”。没想到,这个原本被公司权当凑数者的“救火队员”最后突围。由此可见一个老道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