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四年的留学时间表

    出国留学,可不是一路考考考...

    如果你大学毕业最终要选择留学,你的大学四年就基本在做这么几件事儿:

     

    1. 找机会

    2. 试错

    3. 做决定

     

    难道不是学英语,考考考么?不是的

     

    因为无论是你继续申请本专业,还是转专业,你都不再像高考一样沿着一个唯一的标准走下去了。

    虽然出国也有考试。但考试只是辅助,关键还是你的选择

     

    你要开始确立自己的方向,主导自己的生活。因为即使你申请本专业,你要选择究竟要做哪个小方向? 要选择什么学校?读具体什么program? 读博士?还是读硕士?如果你要转专业你要想的问题更多。我要不要放弃本专业?有那么多方向我可以做什么?…….

    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四年

     

    有没有一上大学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有!

    但这样的情况,太少了。绝大部分人在18、9岁对自己的方向和兴趣不这么明确。

     

    但我们仍然可以规划自己的大学,并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合理的做法可以是,大一大二学好基础课,也可以多去了解周边的学科,喜欢的非专业学科,可以去接触接触甚至选修或者修双学位。阔宽眼界。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再看更具体地我在这个专业上对哪个小的学科分类有兴趣,比如物理里面的凝聚态,再具体到拓扑绝缘体方向。 然后再找导师做科研,进组之前也尽量多和导师、和师兄师姐谈,了解好再进。 如果你有出国的这份心,基本就不能“等靠要”了,学院、辅导员能给你的只有基本信息,能给你尝试的机会,能帮你明确方向的,都是需要你自己去找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找机会”

     

    然后在大三、大四能比较专注地积累和进一步研究问题了,在大四上学期交申请的时候,就会既有明确的兴趣,又有基础、又有几段比较solid研究经历(甚至还有一点小成果)。

     

    对于选择职业类的同学也是一样。商业因为本身比较灵活,专业之间没有那么强的壁垒鸿沟。因此更重要的是首先获得一个直观的认识,说白了,就是自己要有点“感觉”,无论通过社团,商业比赛,实习,都可以。可以在大二有一个大方向的认识,比如市场,还是金融,还是咨询。跟学术类一样,你也需要“找机会”,在大三暑假的实习提前找,一些好机会的时间点不要错过,大三能做1-2份好实习。之后再确定申请方向是完全来得及的,而且商科申请,同时申请两到三个方向也很常见。

     

    我们可以把大学四年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探索阶段】:大一、大二;

    【申请阶段】大三,大四下学期。

     

    探索阶段:大一

     

    主题:探索+寻找 多获取信息,不用勉强自己确定下来一个唯一的方向。

     

    出国相关:

     

    1.出国交换项目

    大二以后有很多出国交换的机会,如果你想选择出国交换,大一你需要:

     

    1) 保持比较高的GPA

    2) 找到一个老师愿意给你出推荐信

     

    当然是否选择交换你也需要权衡,一般长度1个学期,好处是,1)开眼界,尤其是多元价值观VS单一价值观的冲击,再你回国以后会帮助你更好的适应元培独特的文化,更从容的做自己的主人 2)GPA更容易刷高,交换的学分比北大的学分好难 3)提前证明你在语言上可以胜任未来海外的学习生活。4)好吃好玩儿。也有代价:1)大二半年你可能失去一些在学生社团的leadership机会2)交换的课质量不一定有本校的高,你摸索的过程还要回来继续,有些交换项目不算学分,你需要补上。

     

    其实出国交换还有很多短期的项目,几个星期的summer school,还有更短的某论坛,青年领导力项目类似于参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2.社团

     

    申请商科的同学,无论你最后选的是哪个具体的方向(市场,或者金融)领导力都是商学院非常看重的。而社团一方面是锻炼领导力的主要方式,选择你热爱的社团,投入的做,常常学到的比上课还要多。另一方面某些热门行业,不是要到大三才开始找实习,而是从大一就可以开始接触了。比如要进快消、咨询、投行,这三个行业,因为竞争激烈又高冷,但他们有相应的社团,提前吸收一些高素质的candidates参加,比如“宝洁俱乐部”“咨询协会”

     

    探索阶段:大二

     

    主题:多实践 + 细致深入 。

     

    出国相关:

     

    1.出国考试

     

    出国考试其实可以大三再集中去考,大二可以做一些了解。以及可以提前考托福,因为:有些交换项目,暑期项目是要托福的。(也有写项目可以用四、六级成绩)但托福有效期2年,申请时需要重新考。

     

    出国考试要考多少分?(标注红色的是“常规分”,既考到这个成绩就满足了大部分学校的录取要求;绿色为高分;蓝色是实在不行也能试一试的低分)

    broken image

    以及GRE, GMAT这种难度较高的考试,可以利用大二下的暑假来搞定,因为有效期5年,这样可以减轻大三的压力

    (可穿越到大三部分看看那时候要做完哪些事儿)

     

    2.早期套磁/实习

     

    如文章开头所说,不必拘泥于具体时间点,随时都可以做。

    这中间改变主意,试了但错了,都没有关系。为什么?

     

    因为,你要申请的学校最关心的不是你在大学里学了多少英语,你考了多少门考试,甚至不是你做了多少次实验、实习……而是你毕业,走出大学以后,能不能发展好?

     

    也就是说你未来要做什么?这个答案,是只有你自己能得出,而且很难靠YY, 绝大部分人都要去试一试才知道的。至于最后这个结论是一次性敲定的,还是试了多次才出来的,都一样啊。

     

    而且试过错的同学,还拥有了一项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做决定。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做放弃或前进的决定,意味着勇气,意味着你的规划和执行能力升级了,你的抗风险意识增加了。你不再是乖乖牌,而是一个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成年人了。你在18、9岁的时候开始承担大部分人25、6岁时的责任与风险,不是一件好事么?

     

    从大三开始,出国申请进入了实质性的准备阶段。

     

    申请季是横跨大三下和大四上的。大三上是为申请直接积累实力的时间,主要体现为:找实习/科研和开始做实习和科研。以及还有一些同学在大一、大二的探索之后,发现自己要转方向,转专业。大三仍来得及重新寻找和在新的方向上积累。

     

    申请阶段:大三上学期

     

    出国相关

     

    1. 完成出国考试

    2. 找科研,这里特别介绍一下海外科研。你是可以去海外的实验室做科研的。

     

    有两种途径:

     

    1)直接去学校的网站上申请参加科研项目,比如哈佛的应用心理学就有供海外学生申请的机会

    2)通过套磁,直接问海外的教授有没有工作机会。打听师兄师姐,混各种学术研讨会、论坛,平时多看Paper直接cold call写信,都是可以找到教授的。

     

    这件事儿要在寒假1-2月份完成,错过就希望比较渺茫了。

    科研,暑期科研6-8周,海外科研同样,因为一般也都是暑期,也有在交换的时候做科研,可以长达半年。国内科研可以做一个学期。

     

    3. 找实习。实习务必要提前准备。两种实习对申请很有帮助:Big name实习,和不水的实习。

     

    Big name实习一般指的是在这几家公司的实习,作用是对你的基本素质的肯定。

     

    咨询类: McKinsey, Bain, BCG;

    投行类: Goldman Sachs, UBS, Morgan Stanley等

    快消类: 宝洁、玛氏等

     

    做实习虽然要到大三暑假,但找实习是一项不小的工程,要制作简历,要填网申,面试都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有的过程跟选秀差不多)。需要你在大三上完成准备,因为事情的截止日期一般在12月到来年的2月。以及有一些商业大赛,比如“贝恩杯”也是十分给力的加分项。实习大部分在暑期1-2个月。

     

    但除了Big name实习,你能做一份不水的实习,也非常好。不水的意思是,你在里面承担了部分甚至全部正式员工的职责。很多水实习就是去外资银行,参观了几个部门,拿到一个实习证书而已,虽然有Big name但是在申请的时候可能无话可讲。有些同学在创业公司实习,做得工作已经相当于一个full time的marketing manager,她在申请的时候可以谈的成就和insights不比申请MBA的Professional差,不管简历上有没有big name,她都是有实力的。

     

    有人没有实习,但是把NGO做得特别好,留下来支撑自己心爱的社团,其实都可以,因为这些经历都显示出了未来工作中最宝贵的leadership和ownership (领导力和担当)专业性反而在商科中不是那么重要。

     

    申请阶段:大三下学期 + 大四上学期

     

    这两个学期被放在一起是因为大部分的申请季跨度为一年,

    从大三下开始到第二年的3-5月份(大四下学期的一半)

     

    申请要交给学校哪些材料?

    (这部分每一项都可以写一本书了,所以者这里先给同学们一些直观的概念吧)

     

    1.简历:用1-2页纸,在特定的格式下,写出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就。是长这个样子的:

    broken image

    2.文书

    文理工科需要提交一篇文章:Personal Statement,也有叫Statement of Objective, State ofPurpose, Personal History的。750 - 1500字不等。

    商科的同学则要写Essay, 回答一些比如: What are your long term and short term goal?

    基本内容就是:谈自己未来的目标,自己的优势。

    最快需要2个月的时间。

     

    3.推荐信:一般需要2封;职业类的同学有实习的话最好有实习公司的直接领导来写;学术类的则是最好由带你做科研的教授来写。

     

    4.成绩单:涵盖大一到大三的成绩,大四上可以去开,推荐开5-6份。

     

    5.网申:现在的申请全部是网上进行,你需要在学校的申请页面回答填写一些系列信息和回答一些小问题。网申是长这个样子滴。

    broken image

    这些申请材料组合在一起,通过事实(简历,网申)+ 自己陈述(文书、面试)+ 第三方印证(推荐信)告诉了招生官:我是怎样的人,我擅长什么,我要做什么,为什么。

     

    6.面试:有30-60分钟不等,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英文面试。

     

    不要看申请材料繁复,其实都是在告诉对方你大学几年探索的结论和经历了怎样的有意义的过程。

     

    申请截止时间:

     

    文理工科: 12月到1月

    商科:商科有Early Decision(提前录取)9月就会开始;一般有3轮,从9月,一直到来年4月。

     

    整个的时间线是这个样子的:

    broken image

    红色字是具体的申请材料

     

    7.面试时间

     

    博士一般都是1-2月面,也有12月会提前面的,出结果一般是2-3月;商科从10月到2月。

     

    8.出结果

     

    商科一般在递交后的1-2个月出结果;文理工科一般在2-4月出结果

    可能还有一些同学不幸没有拿到录取,也没有被拒,而是被放到了候选名单上,那么1-4月就是跟学校、教授争取机会的时间。

    以及拿到录取争取奖学金的时间了。

     

    以上就是整个的申请过程了。

     

    最后在这里要给两个提醒:

     

    一是,别混,无论是不是真爱,别只是灌水,因为如果全都是灌水,

    大四写申请的时候连一句站得住脚的、自信的话都说不出,不会有好的学校会录取的。

     

    二是,没找到明确兴趣,可以在大一开始多修一些基础课(尤其是数理的)

    这样以后选择做什么都限制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