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Beyond真实选择系列 -
这个专栏和你分享,每一个申请结果背后,那些关于“人”的故事:我是谁,我怎样看待过去的经历,我如何做人生选择。
Hanwen对自己的背景一度挺焦虑的:“本科双非院校”,“小门小脸的实习”,自己有什么优势和名校同学拼?“能有个学上,去个前50的学校就可以了。”
然而名校录取,从来不只是关于背景排序的游戏。
从去年Ziqin同学的反思就可以看到,是否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能给出有说服力的“career path”(未来规划),是西方学校在录取中非常看重的。
而哥大对Hanwen的肯定,可以说是一个正面的印证。现在她相信:“我们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所定义的自我就是最强大的竞争力。”
从发现自己对移民儿童的热忱,到深入少数群体儿童教育,再到教师培训……她是怎样在实践上一路狂奔、在一次又一次的“推翻”中,对career path建立起超越同龄人的成熟思考的?
一起看看她的故事。
Hanwen小档案
京城某双非大学 心理系本科
BeBeyond 2018三月班学员
GPA3.8/5.0, G328, T106
【录取】
哥大,国际比较教育(ICE)
$7,400奖学金
宾大, 人类发展(HDP)
$13,500奖学金
纽约大学,国际教育 (INTS-MA)
华盛顿大学,学习科学与人类发展(LS&HD)
波士顿学院,教育心理学(ADEP)
01
高考失利,我从北京某附中进入了一所双非大学。从小到大我都顺风顺水,高考是我人生中跌的第一跤。
大一,我非常焦虑地想要证明自己,哪怕自己学校平台比不上他们,但是气势上不能输:比如我有个朋友被拉进一创业项目,我也非得让她拉我进去试试;之后我的朋友们又都在各自学校的学生会做着头目了,我也要得去混,即便我对这些压根不感兴趣。我就这样尽可能地把自己的生活填满,实习、科研、学生工作、社团、义工……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大二。
02
大三,面对申请的我彻底迷茫了。被填满的经历依旧不能使我满足,我对自己双非本科院校非常不自信,由于专业领域内很少能找到big name的实习,我很担心这些看起来不亮眼的背景能否帮我进入前50的学校。
最可怕的是,面对申请,我不知道自己想申请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要如何去寻找。在学习专业核心课并逐渐理解到心理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后,我越来越焦虑了。心理学之后的就业方向只有那么几条路,可我左看右看也没有一条路让我有信心能把它当作以后的事业。因此,我的申请就是从理清自己的申请方向开始的。
方向的寻找是在BeBeyond的一门self-exploration课上才真正开始的。在这门课上,我们会以小组形式花一周的时间回忆并分析过去的经历。也是从这周开始我真正静下心来回忆我的成长经历。在我追忆的过程中,我逐渐将我过去的经历串联起来。我发现:我本身是非常向往不同文化的。
我中学就交换过两次,大学期间也参与了不少文化交流项目。每一次交流对我来说都像是吸取养分,然而我在交流期间遇到的二代移民同学们却并非如此,他们在面对多个文化的时候,要么会很有压力、很迷茫,要么就干脆对自己家庭本来所在的文化闭口不谈。我出于好奇专门在美国交换的时候选择了multicultural psychology(这是我唯一一门不是以换学分为目的选的课),这门课上讲到了移民儿童在身份认同上会经历非常不同的过程,也因为他们属于少数群体,也会在成长中经历更多的困境。
回顾过去,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其实我一直有自己热衷的事情:我想切实帮助移民儿童,从个体发展入手,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学会自己去寻求良性的影响。
当我把自己的申请与职业方向探索到这个深度时,我马上就有一股动力想开始实践,去了解更多这个群体的现状,也看看我能做些什么。
△交换的时候经常在图书馆里醉生梦死,不过那会儿我真的很开心(from Hanwen)
03
大三的五月份,我开始寻找在国内接触移民儿童教育的机会。但在国内,我几乎接触不到和美国移民儿童处境相同的群体——哪怕我找到了国际学校的外籍儿童和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在亲身走访中,我发现其处境也和移民儿童很不一样。
确实现实有其限制,但是总归要继续做。约朋友喝了次酒后,我就转向Plan B。我开始探索文化处境相对边缘的儿童群体,来了解当前社会上的教育项目是如何设计和实施的,也同时去寻找对这些边缘群体具体会有哪些支持方式,而我又能在其中做些什么。这些可能的经验对我日后做移民儿童项目也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