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示为什么我拿到NYU Tisch offer,却最终选择了不去之前,我想先回顾一下自己的申请。
Xiyun
新西兰本科 市场营销&人力资源
GPA 3.48,IELTS 7,GRE 154+168
New York University
Cinema Studies
(培养最多奥斯卡奖得主、世界顶级电影学院)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Media Studies-Film Studies
- BeBeyond真实选择系列 -
这个专栏和你分享,每一个申请结果背后,那些关于“人”的故事:我是谁,我怎样看待过去的经历,我如何做人生选择。
与许多“虽然本科专业学的还行,但不打算捧着它当一辈子饭碗”的同学一样,Xiyun在本科也曾做过许多探索,申请季更是深入尝试了10个方向,却依然无法放下对人文社科“学了也无用”的成见。
她说:“我读研一定要申请到最想读的专业,不能再像本科一样还没反应过来就毕业了。”最终,她成功转到了本科普遍有阅片量1000+、电影研究申请人梦寐以求的NYU Tisch offer,但这并不是这个故事的高潮。
如果你站在当下的时间点对未来的职业有所迷茫,相信她的故事会带给你一些方向,和勇气。
本科毕业后,
我意识到失去了试错机会
永远记得走进BBY,我见到Linda老师的第一句话:“我一定要申请到最想读的专业,不能再像本科一样还没反应过来就毕业了!”
我在本科前去了新西兰,然后选择了人力资源管理(HRM)+市场营销(Marketing)的专业,后者是我在大二之后对HRM专业的课程感到失望后才加上的。
我并不是一个始终安于商科学院的人,不同于多半走向发挥中国基础教育优势的金融财会或理工科的同学,我在入学之初,就决定舍弃一直学得很不错的数据统计和经济学基础,转而投身更考验写作能力的商学院中的“文科”管理系,并且在商学院外还选修了日语、日本文化、古希腊艺术与文化史等等互相之间八杆子打不着的课。
▲在毕业典礼上也要用发色“与众不同”的我
我并不是没有珍惜本科允许探索不同专业的时光,相反,我探索了很多,但直到临近毕业我才发现这样的“穷举法”探索,不仅没有让我更明确未来的方向,反而因为我一直没有选择一个特定的领域深入学习,失去了原本可以搭建起其他学科专业基础的机会。
毕业后的我,可想而知对这段经历有多遗憾。我怀抱着对master阶段去向尚不成形的想法,选择了先回国工作,这样迷茫的状态在来到BBY后也持续了很久。
最早的时候(当时7月班的小伙伴们应该还有印象),我尝试着定下与本科Marketing还有紧密联系的艺术管理和策展,后来是组织管理与心理学,再后来又想到社会学、艺术史,又或者是媒体人类学,甚至是我永远说不出口的哲学……
我和另外几个一起参加workshop同样难以决定专业的小伙伴们组成了一支特别的小分队(她们的申请故事也非常有趣),相比起其他顺利走完申请流程走向offer的同学,我们与培训师的日常交流更像是在讨论自己选择专业的进展。
这样的状态维持了一年。我在去年的申请季得到了两份澳洲学校的media studies/communications的offer,但我依然认为这个结果并没有真正印证我在决定申请master时的初心(下文会提到),最终选择了继续探索。
回到自我探索中,
我终于翻过心中那座大山
实际上改变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逐渐发现自己无法找到一个“最想学”的学科,无法在申请中写下自己对一个学科特别的爱,其实是因为我还没有真正翻过心中那座“对于人文社会学科成见”的大山。
在终于意识到我的痛苦、矛盾、纠结,其实都源于我一直不能面对自己就是始终只被人文学科感召这一事实时,我仿佛接受了一场很长很长的心理咨询,从此我才从一种“学什么都可以”的自我催眠中醒来,真正活得像自己一直以来幻想中那样洒脱了。
现在的我已经很难再还原自己当时一下释然的心境了,但改变确实发生了——我终于放下“没有选择固有印象中更有价值、更适合就业的学科”而产生的焦虑,终于来到了直视“自己曾经认为的‘空想’也可以诞生价值、也可以作为自己的骄傲”的那一天。
▲《死亡诗社》的台词何尝不是这样一种心境转变的写照呢
这一天我回过头看才发现,我不是没有想过在人文学科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