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从保底offer到Top项目录取:复盘踩过的申请坑 |录取故事

YY

上海交通大学 工科专业

GPA3.3,雅思7.5,T105,GMAT700

18年本科毕业

国企工作半年,第一次申请

拿到三封拒信+保底校offer

19年第二次申请结果:

Schulich School of Business (York University)

(近年被《经济学人》、《福布斯》评为加拿大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当地知名度高,地理位置优越)

Master of Business Analytics (MBAN)

(该项目职业服务完善,就业机会丰富)

- BeBeyond真实选择系列 -

今天请到的申请故事分享人,经历过两次申请季:

第一年申请,拿到三封拒信和一个保底offer;

第二年申请,拿到加拿大顶尖商学院BA项目的offer。

复盘申请过程,他总结了三个关键原因,希望为准备申请的你提供宝贵经验,避开一些可以绕过的坑。

Q1. 先从留学选择说起:

工作半年,如何萌生出国读书的想法?

为什么选择申请商业分析?

我18年大学毕业,当时其实没有出国读书的想法,为了满足家人的期待进了稳定的国企。工作比较清闲,虽然是工程经济岗位,但工作重行政轻技术。

观察周围各个年龄层的同事,能一眼看到退休前的生活;了解体系运作之后,也能意识到什么人会在体制内吃香,自己的确不想当这种人。所以工作几个月后,出国读书、换一个工作环境的想法很快定下来了。

我选择专业时先定了商科大方向,然后选了加拿大,打算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和生活。

了解到商业分析是因为它热门。一方面盲目跟风是不行的,但另一方面也不用抗拒时代的潮流,要认识它,合适的话学习它,最终它能帮你站上更好的平台。编程热是大趋势,受疫情影响,编程相关专业的优势还会进一步凸显。

对于完全没有编程经验的我,不太能搞定CS那令人头秃的一套,所以结合了自己的兴趣,最后选了商学院下比较偏技术的BA。商业分析的工作不至于一头扎进技术、完全抛弃社交,比较符合自己性格;同时与咨询、投行相比,也能规避掉一些作为外国人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劣势。

就我个人而言,对生活的热情大于对事业的热情,所以回顾这个选择,更多是基于对将来工作状态、生活节奏的预期。

Q2. 你做过两次申请,

第一次找了全包机构,拿到三封拒信和一个保底offer;

第二次半DIY申请,拿到加拿大顶尖商学院BA项目的offer。

你觉得是什么导致两次申请结果悬殊?

18年决定申请时已经十月,除了有语言成绩,对其他流程一无所知。所以找了家大型的服务全包中介。现在想来,当时只是选择了一种“有学上”的安心。

申请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自己心态和行动上没有准备好,换家机构也一样。

关于两次申请结果的不同,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原因吧:

首先是文书方面

文书在申请中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是学校对你的第一印象。写文书的过程也是一个整理自己过往经历、想清楚将来职业规划、深入调研学校和项目的机会。很遗憾,第一次申请时把这些机会拱手相让了。

第一次申请的文书老师的专业水准是在的,但我没有投入其中。每篇文书都像我在给别人布置作业,提供一些基本信息给别人,对方写完之后给我看,我再提修改意见,完成后自己觉得修改到满意就提交了。没有人站在招生官的角度,来评价你文书完成度如何、哪里离录取标准相差甚远。

大机构的案例多,对于怎样的标化成绩大致匹配什么层次的学校是有概念的,但不同于英国澳洲,北美的学校对于标化要求只是门槛,不是一锤定音的作用。

在选校定位之外,机构服务偏稳定和保守,只保证各个方面都做到、都做对了就好。帮你表现自己独特的优势(有时是本人都未发现的),以及帮你拿到及格线之上的offer的动力可能不大。

所以18年申请结束时,也只拿到了保底offer。经历过才发现,有些功夫是要自己下的,都没有充分收集信息,结果显然也很难满足自己的需求。虽然这所学校也能满足自己的部分需要,比如就业率很高,在当地声誉还行,但是专长是会计,完全不能符合自己的专业定位。

第一次申请完,问自己:真的想去这个学校吗?然后开始重新评估自己和申请过程,觉得实力可以发挥得更好,还有很多进步空间。

第二次在BeBeyond申请,它提供的文书帮助更像是给我布置作业,自己每完成一稿后,培训师都会给我提意见、给反馈,再根据这个反馈不断修改,在这个过程里逼着自己把没想明白的问题都想明白。

这种类似咨询的服务对自制力不太强的我很有帮助。比如第一稿文书我对当前工作着墨不多,而且隐隐透着不满,这样一种“逃离”的姿态会让招生官觉得你畏惧困难。但和培训师一起进行自我挖掘,换了个角度看待我的经历,比如我对低效工作的反思正是学BA的必要性,讲清楚对现状的不满足也能说明我的进取心。

在反思想明白的过程中,我把第一次文书没有体现的对工作中人际关系的观察、对工作流程的反思、对工作实际情况的判断写进了第二次申请的文书,更能体现自己的独特性给招生官留下印象,也更能说明跨专业读硕士的动机。

另外文书能提供的帮助并不仅是文书本身,之后的面试表现也是和文书一脉相承的,写自己的东西,讲自己的东西肯定会更自然,不会像背诵课文那样生硬。文书代写的套路之多也多不过AO每年见过的活人。

判断机构代写文书水平的tips:

最重要的当然是了解自己。没有弄清自己的水平和需求,就不会对文书有个基本的预期。第一次申请的中介其实把我提供的材料完整的展示出来了,语言上也挑不出毛病。但机构没有义务挖掘你的内心世界,写出来的干货不会超出你提供的信息。套用模板杜撰一个你,也是打动不了招生官的。

所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永远是第一位,多聊天,多反思。除此之外提供一个评判的角度吧,看看机构代写时是否会问你自己都没有思考过的问题,而不只是基于你提供的信息组织成文。

其次是学校项目了解度

第二次申请时才发现自己对要申请的项目并不了解。对要读的专业都不了解怎么能证明自己是合格的申请者,因为这个原因被拒简直是招生官对我负责……

学校的很多东西需要提前做调研,比如文书会提到学校的哪项资源最能帮助我,将来我有怎样的职业规划。

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是这项资源吗?往届毕业生走这条职业路径的多吗?这些事实性的东西需要自己查资料,问校友,问往届申请者,然后总结。

而第一次中介帮忙写的文书虽然措辞上很精美,其实信息求证上很潦草。中介会看官网,但四处询问信息、参加相关社交活动甚至去学校实地调研的工作只能是自己完成。只有进行信息求证,文书的why school部分才能写得更到位而不是套话,招生官才能相信你是ready的申请者。

例如最早我定下去加拿大,考虑到金融行业的集中程度、数据相关的职位供应数量、社交求职的便捷程度、移民政策的开放程度,首选都应该是安大略省的学校。

又例如很多项目都叫同一个名字,但其实根据课程设置、学校优势的不同,每个项目都有自己个性的,准备申请前务必要了解各个项目的属性。才能知道这个项目提供的帮助是否是自己需要的,并有针对性的准备材料。

以多伦多周边几个商业分析相关项目为例:

Ivey是案例教学名校,毕业生去咨询行业比例很大,在录取时偏重个人经历丰富的学生;

Rotman项目最近才开,时长也最短,录取时就有技术上的要求,更适合有一定经验的学生精进自己;

Schulich项目开设全国最早,课程设置直接针对业界需求比较成熟,风格是商学院里比较务实的;

如果已经有较多编程经验,不想和小白们玩耍,可以选择Waterloo。

其实有很多资源,第一次申请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用上,中介也没有告诉我这些方法,是来了BBY以后培训师告诉我的。

我觉得还是和服务性质有关吧,BBY更像是咨询服务——提供建议,申请人自己决定接受与否。而大型中介提供的是全包式服务,提到这些反而增加了他们自己的工作量,而他们本可以没有这个义务。

询问秘书和校友的tips:

官网上没有而你关心的一切都可以问来。

问录取小秘主要是申请上的事。语言成绩差几天出,能否晚些提交;面试时间跟原有安排有冲突,能否协商更改;我的教育背景如下,读这个项目是否浪费时间/吃力。

秘书也是真人不是程序,方便回答的问题一般都能给你解答。尤其是疫情期间,不确定性太多,一定要及时询问。

能问校友的内容就更广泛了,课程实际难度、老师专业性、就业服务的靠谱程度、同学背景、工作薪水、就业去向这些官方不便于提供的都能问(只要你能套出话来hhh)。

领英上或者各个留学论坛上都能找到联系方式。腆着脸聊聊天,不要怕没有回音或者被拒绝。尤其是对于想在国外工作的同学,networking真的很重要。

▲约克大学官网上有提供Chat with a student/staff

第三是,个人的申请参与度

我不是个太会自我驱动的人,面对绝大部分事的态度是“都行”;另外大学之前生活也平淡而顺利,没有经过挣扎,仅仅只是按部就班就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还是要经历些捶打才会意识到状态需要调整,对自己的申请预期不应该只是接下来有个去处(听起来挺好笑,也是当时真实的状态)。

第一次申请时为新专业付出的努力不够,本科是传统工科,但研究生专业是商科。无法让AO相信你是真的有了转换职业领域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第一次申请失利后我过了CFA一级,并在Coursera上学了挺多相关课程,一方面简历上多了两行字(笑),更重要的是作为在跟面试官侃侃而谈时不会露怯。

第二次申请前MBA巡展刚好来上海,我专门请假去了,直接找到了Schulich的老师,跟她聊申请。最后在熙熙攘攘的展会上用不太行的口语还勉强聊了半个小时,聊就业、聊课程设置、聊项目的定位、聊多伦多这个城市。

虽然得到的信息都是不痛不痒的官方发言,但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或许也有帮助,她最后提到会跟招生老师聊到我。

Q3. 作为经历毕业、工作和留学申请的学长,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小同学呢?

作为一个在人生规划上浪费了些时间(亦或是花了些时间享受校园生活)的学长,最重要的建议(最香浓的鸡汤)就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你想要什么工作、什么生活、什么朋友、什么状态的自己;你身处什么环境、拥有什么资源、眼前有哪些道路。所有因素综合在一起才形成了你的选择。

好为人师挺讨人厌的,但如果让我对大一的自己说一句,我会告诉他:

你的生活不是只有一条时间线。科研也好、实习也好、社交也好,多分心,多试错。诚实面对自己每次尝试后的感受,审慎地做每一个你自己需要为之负责的决定

感谢YY真诚地分享他对申请过程的反思,准备(半DIY)申请的你是否有所感悟?赶快行动起来吧!

带你从个人经历中认识独特的自己,写出好的文书。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咨询报名/咨询如何提升申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