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工科转心理拿下宾大(下):转专业之路不是孤军奋战 |录取故事

工科转心理拿下宾大(下):转专业之路不是孤军奋战

- BeBeyond真实选择系列 -

Rosie,上海交大 材料工程

宾夕法尼亚大学

Master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Human Development

哥伦比亚大学 Master of Arts Program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上篇Rosie讲到自己决定申请心理学的心路历程,这篇文章将讲述做了转专业决定后,她得到的收获与改变,以及她希望通过心理学实现的事情。

(以下为下篇正文)

明确目标:

推动实践去促进

下一代青少年的精神健康

写文书的过程中,我一步一步明确了我想去做的事情。我原本就比较关注教育话题,也喜欢观察人。基于我有限的教育经历和对身边青少年群体的观察,我发现精神健康是一个很重要但却被忽视的话题。

一个方面是我觉得很多人并不具有主动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的意识,在我们接受的十多年教育中,老师们更多的是在传授知识,我们教育体系中的考核方式也更注重结果。包括我觉得现在对教师水平的考核、培养方向,也更注重“术”而非“道”,这也会导致教学中对学生精神培养引导的缺乏。

另一个方面是大家对精神健康重视程度不够,也存在着一定偏见,从而导致很多人在主动寻求帮助这一点上存在障碍。有人会认为寻求心理支持的人都是精神健康上有“病”的人,也有人因为无法察觉自己精神状态上的异常,并没有意识寻求改变,更有人觉得情绪有问题放一放就好,没有必要寻求专业帮助。

拿我自己作为例子,作为一个有一些心理学基础的人,在我因海外疫情面临着焦虑、情绪反常时,我察觉到了自己的异常,可我既没有第一时间寻求帮助,也没有成功自我调节,而是任由自己继续失眠、无法集中注意力这种状态。

直到后来自己下了决心去改变这种状态时,才主动联系了北师大的海外留学生心理援助志愿者团队。啰嗦了这么多,我只是想建议一下看到这里的伙伴,对于寻求帮助这件事千万不要存在心理负担,人作为社会动物,是需要联结和社会支持的,寻求专业帮助其实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我们需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那样爱护我们的精神健康。

看到这些现象的我,曾想过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也曾想过成为一名教师。但比起直接疗愈受伤的人,我更想去预防这类精神疾病的发生。

我想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去看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了解中国文化环境和基础教育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影响,进而推动实践去促进下一代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我想让更多的人获得觉察自我的能力,拥有良好的关注个人精神健康的习惯,拥有创造幸福的能力。

▲在尼泊尔支教的教学体验

当我谈到让别人获得觉察自我能力的时候,我也想分享一下心理学给我带来的改变。在我整个探索明确方向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个关键词“自我认识”。而这种觉察、反思的能力正是心理学的学习带给我的。

我所体验的心理学课程中,经常会有“灵魂拷问”需要去思考,大了说例如“我是谁?”这种哲学命题,小的问题例如“你过去一个小时情绪状态是怎么变化的?”,“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心无旁骛?”,“你给自己有什么样的标签?”等等。

一开始我觉得这类问题特别难以回答,一旦提出就会冒出模糊迷茫的不适感,但所幸这些问题不大,逼迫自己多去感受、多去思考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对自己的挖掘也会越来越深入,我也因此培养了时时觉察的习惯。

而自我觉察的能力,对我的整个专业探索和寻求转变的过程至关重要,是我在一次次探索中觉察的感受,汇聚成一个个阶段性结论,再帮助我一步步找到自己的方向。

朝向目标行走:

拿到offer只是起点,

申请结束还在做科研

正因为清楚了解自己的长远目标,申请之后的我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这里也想传达一个我在BBY学到的观点,申请永远不是终点,出国读书只是一个实现自己目标的方式,把目光放到更长远的阶段,很多申请季的选择会变得豁然开朗。

为了更好地适应入学学习节奏,我在申请结束之后依然在学习一些课程和技能。作为转专业学生,我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心理学理论知识,所以我在UBC旁听心理学课程,去图书馆开放的workshop学习python,R这类统计学会用到的语言,在edX和Coursera上学习发展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

为了进一步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我在看到交大发布的学生促进教学基金的申请时组了一支队写了申请书,第一次尝试自己提出一个课题并设计实验。

其实不论你处在什么阶段,申请结束、准备申请、或是有其他目标(国内读研、就业等),当明确了自己的长期目标后,你在短期目标的决策中会清楚什么事情更值得自己去做。并不是大部分人做的选择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最好的针对性准备,永远是基于对自己的了解和评估而作出的选择。

回看选择:

幸运于自己转专业的决定,

路上遇到的都是志同道合的人

非常重要的是,在申请后期与同期申请者、校友、教授的交流,让我感到十分幸运自己做了转专业的决定。

我兴奋于自己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之人,不仅期待一起去读书碰撞想法,也期待未来能一起向着共同的理想目标努力。其实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筛选器,每个项目传达出来的mission和value,能将最认可这些价值观念的人聚集到一起。

我想分享一个自己经历的一个小插曲。我在对比录取项目的过程中,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伙伴。我们俩的背景十分不同,她来自复旦外院,我就读于交大材料,母校是对头,学科背景一文一工,如此不同两个人却同时转向了发展心理学。

交谈中我们想法相似到仿佛相识多年的老友,迫不及待想要去同一个地方读书,实现共同的理想。也正是这巧合一般的对话,坚定了我们放弃其他学校,选择宾大这个项目,因为我们都认为在这里,我们会遇见更多与我们有着类似想法的人。

在转专业的道路上时常是孤独的,我们有太多的未知要去探索,有太多的障碍要克服,但请相信,坚持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定自己的道路,我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同行之人,我们,不会孤单。

▲大四在温哥华做毕设时, 与合租的房客一起过春节

BBY对我的帮助

每当有人问我对留学中介的看法时,我始终会说,这是一个非常个人的选择,完全看你的需求。

有些人可能非常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只是需要一个走过这条路的人来帮助他/她加速到达终点。但我在加入BBY时并不那么明确自己的方向,我期待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事实证明,我的确找到了。

BBY的workshop形式,会有很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挑战我原有的想法,他们提出的一个一个问题非常难以回答,甚至我会感到极度不适,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些问题。

但正是这些极度不适的问题,帮助我一步一步接近我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写PS的过程亦是如此,写PS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后,回答一个一个的为什么。有时候我自认为写的很深入清晰的见解,在他人看来还有未明确的点,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BBY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以他人为镜探索自我的环境,我会推荐那些愿意探索自我、对他人观点开放的人加入,一起来享受这“剖心”的旅程。

还有一个在BBY收获的最大的财富,是和我一起申请的这群人。我们是战友,彼此敲打、学习、鼓励。我们在一次次掏心掏肺的交流(不留情面的QCS)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在BBY教室一边喝酒一边写PS聊天。

当然我也从他们的故事中学到了勇气,那种主动、厚脸皮、不放弃的精神。一开始的我,连给教授发邮件都需要做一个星期的心理建设,而后来的我已经可以在申请季还未拿到offer时,主动写邮件去更新我的CV,向招生官展现我的努力和渴望。

▲在BBY大家给workshop的六水过生日, 拍立得照的hh

Again,申请不会是终点,甚至我会鼓励有条件的同学都做一次申请(不是全包那种),哪怕最后不出国读书。申请中会遇到各种深度的问题,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同时它本身存在的期限会倒逼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想清楚很多问题,申请季绝对会是一次快速成长的绝佳经历。

你是否也像曾经的Rosie一样,没找到自己的长期目标前,无法当下做出行动?又或者在做出选择之后,不知道要怎么走好下一步?来和BeBeyond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