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商科生毕业2年后的非典型发展之路|录取故事

商科生毕业2年后的非典型发展之路

Jessica

香港中文大学 工商管理本科

香港大学 金融硕士

南洋理工大学

PhD in Strateg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ntrepreneuiship

(想去的学校和喜欢的城市!)

- BeBeyond真实选择系列 -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位金融界工作2年,选择转到学术界的博士申请人。她说:“大学之后一直被商学院的思想所裹挟,大家都在挤破头进好的投行。我也选择了一条看似大家都会走的康庄大道,但其实根本没有想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想要什么。”

即使你无意申请博士,相信她对行业的思考、发展道路的规划也能为你带来一些思考与启发。

(以下为正文)

在“顺理成章”的金融之路上,

其实并未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回想起自己过去一年的经历,从去年四月还在工作中挣扎,到现在收到心仪的博士offer正式踏进学术的大门,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但其中的挣扎和喜悦都是人生中很宝贵的一笔财富。

我大学本科主修工商管理,研究生主修金融,毕业之后我进入商行的工商金融部,担任企业的客户经理,在香港这七年多一切的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又理所当然。

但是工作到半年时,我就有点退缩,开始重新思考:我到底适不适合在金融这个行业继续做?之后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纠结和自我分析。

我毕业就在银行做sales,所以一开始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客户经理,但后来我慢慢发现,我其实是不太喜欢整个金融圈的氛围,它节奏快,里面的人都比较“会说”,用到的technical技术并不是很多。越往上做,需要的EQ技巧越多。当然有一些辅助的基础知识和行业知识。

我也向很多做投行或券商的朋友了解,发现这些工作的本质都差不多,越往senior做越靠social吃饭。大部分的职位需要technical技术,但基本都是junior在做,学两年也都能基本学会,不是很难。

然后我突然觉得,这方面工作好像不是很适合我。我不是很喜欢和人有目的地去social,在social中推进业务,每次做的时候都比较勉强。所以上班的时候并不是发自内心在享受这个过程,工作并没有给我带来成就感。

我也大概知道在行业里,往上做到40、50岁是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情,其实都能看得到。我老板那个位置,很多人都想去做,是个很难的位置,但是我在想:如果40多岁我在他那个位置,我好像也不会很开心,他的生活状态好像也不是我想要的那种生活状态。

我能够看到他每天工作的内容和状态,我觉得这不是我享受的工作状态和想要的职业发展方向。

▲留影于澳洲南端, 人生中离南极大陆最近的一次

现在回想起来,大学之后一直被商学院的思想所裹挟。特别是在香港的商学院,整体氛围是:大家都在挤破头进好的投行,想要进好的商行,想要拿好的position,拿好的bonus。所以当时在校的我也觉得我要考一个好的GPA,然后出去工作。

本科读完,我爸妈问我要不要去读PhD,他们是老师和教授,走学术路线,建议我可以去试这个方向。我说我不要,我要去工作,因为当时我身边所有的同学都去工作了,我认识的商科几乎没有人去读PhD。我从大二开始就一直在积累这方面的实习经验,所以我想读完master马上去工作。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的是被大环境裹挟着向前走,选择了一条看似大家都会走的康庄大道,其实根本没有想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想要什么。

选择读博之路,

是因为能承受它的痛苦

那段时间我咨询了金融行业的职业猎头,向更有资历的同事和学长学姐取经,同时也向很多本科毕业就去美国读博的同学咨询了解博士的生活和学习节奏。

了解完读博的生活后我认为:工作和读博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痛苦,当然两者肯定也都有快乐的部分。但是快乐那一部分大家都很愿意享受,所以你应该了解的是痛苦的地方。

读博需要忍受的第一点是没有什么钱。和工作相比真的少很多。如果是没有工作过的学生直接去直博,不会有太大感觉。但是工作的人,一旦突然掉到只能维持温饱的年薪,这个心理落差,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

我觉得我可以接受,因为我对钱没有很执着,没有短期之内挣很多快钱的想法,读博的工资对我而言是够用的。

▲在澳洲交换,和短尾矮袋鼠亲密会晤

第二是要忍受读博整个过程,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自己在跟自己做斗争。工作的时候,可能是完成某一个任务就可以,或者解决一些跟同事客户之间的矛盾。但是读博不同,始终是自己做研究,没有什么人去监督自己,要求自己。

虽然导师会给一些 supervise,但是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你自己要去掌握它的一些进度,idea和research方法,所以要学会和自己独处。有很多人比较喜欢跟别人一起聊聊天,或者喜欢在他们里面做一个teammate等等,不太会能和自己独处,但我挺享受独处工作的过程,所以这点也还好。

第三是比较枯燥。每天要去不停地看文献看paper,想一些新的idea,或者是有时候做一些实验,做一些research, questionnaire。这些过程很枯燥,可能一整天都说不上一句话。

最后一点是时间很长,国外的博士一般是4~5年。看你能不能够忍受到了30岁时,别人已经成家立业,可能有车有房,你除了一张未完成的文凭什么都没有,而且还在担心自己毕不了业。如果可以化解这种压力,应该就还好。

我当时画了一个表,把那些利弊都列举出来,然后看工作和PhD我能够忍受和不能忍受的地方,再做一个选择。

我反思自己,相比于作为大企业中的小齿轮完成流程化的任务,创造类的、创新型的工作更能给我带来成就感,我享受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相比于“996”的工作时长和一年一升的晋升轨迹,我更想要相对自由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在高效率的时段高效工作,低效时段发展兴趣爱好,劳逸结合。

在明确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职业发展方向之后,我告诉自己是时候要做出一个改变了,于是去年五月我决定准备申请2020 Fall的博士。

▲在大堡礁完成一生一定要做一次的跳伞打卡

没有任何科研经验,

被五家留学机构劝退

本以为想明白自己要放弃工作去申请博士这件事就已经解决了一个大困难,没想到更多困难接踵而至。迎面而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薄弱的科研背景。

本硕就读商学院,毕业之后一直在业界工作的我,没有任何的科研经验,而多年来认真积累的工作经验在申请上好像丝毫没有加分。而且仔细分析了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之后,我决定申请管理学或战略方向的博士,这与我本科和研究生所学的专业都不同。

那时意识到问题的我想到了借助外力,前前后后咨询了四五家申请机构,但他们得知我的背景和跨专业申请的需求后,给我的答复都是“今年先申请博士类似专业的master,明年再申请博士”或“先做一年相关专业的RA或TA,积累研究经验,明年再申请博士”。

虽然意识到了自己背景薄弱,又接受了一连串外部评价的打击,我心中仍旧有个声音:就算希望渺茫,今年也一定要申请看看,要尽全力做到让自己不后悔。

最后在BeBeyond咨询时,Linda对我说:“你可以今年申请,不用非得等到明年。你读博的决定想得挺清楚,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又有很好的行动力,如果接下来掌握正确的方法,弥补没有研究经历的劣势,申请上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申请的过程确实会很困难,但我们可以一起试试。

这句话让我重拾了一些信心,Linda也就成为了我申请路上一起打怪兽的战友。

决定裸辞,

放手一搏做申请

这么说来申请真的像在打怪兽,关关难过关关过。在正式决定申请2020 Fall的PhD之后,为了积累研究经验,我开始全速寻找RA的机会。原本的计划是找到合适的RA就辞职,全心全意做research,但两三个月之后仍没有如意的结果。

直到去年七月,眼看申请的准备迫在眉睫,我决定裸辞,就算没有RA的机会,我也想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全心全意钻研积累,放手一搏。

▲喜欢忙里偷闲到西环码头享受一场日落

但往往最绝望的时候就有转机,辞职后的半个月,港大就有RA的机会向我抛来了橄榄枝。虽然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我想申请的方向不同,Linda还是鼓励我试一试,她说研究中很多方法和经验都可以触类旁通,也可以借此机会多认识学术圈的教授们。

就这样,原本在茫茫黑夜里摸索的我仿佛得到了一盏明灯,路的尽头在哪里我还是看不见,但至少我开始踏踏实实清晰地走脚下的路。现在回过头来看,也很感谢这次RA的机会,不仅丰富了我的CV,更是第一次带我跨进了research的大门。

接下来我开始边做RA的工作,边准备申请材料,思考自己Research Proposal(RP)的选题。研究经历薄弱,对学科的了解少,要怎样才能让自己的RP脱颖而出?

工作经验“变废为宝”,

成为研究计划的灵感来源

在BBY仔细分析自己的背景之后,我决定从看似“毫不加分”的工作经历下手。因为我的日常工作会结识到各行各业的客户,也会常常要写报告分析他们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等作为银行授信的支持,同时也有机会接触客户负责人,比如CEO和CFO等,从聊天中获取一手的行业资讯。

商科是偏向实用又贴近市场的学科,很多研究选题和研究对象来源市场,用更宏观的“上帝视角”来分析市场,这样的工作经验能让我对于研究对象有更真实立体的见解,也正是应届毕业生所缺乏的。

▲本科毕业旅行时,朋友记录下来的圣彼得堡的一瞬间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认真总结工作中自己思考过的问题,把它们体系化,再仔细分析其中是否有可以作为RP的切入点。

之后我也向教授询问他们对于RP最看重什么,总结起来就是选题新颖有趣,结构清晰,让人能感受到你的研究意识和敏感度,并能看到自己已经做出了一些思考和资料收集。

RP做得越完整越有深度固然更好,但如果时间有限,经验不足的话,至少要展现出自己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选一个有趣的议题,这样也足够让教授觉得你是一个“可塑之才”。

于是我从工作经验中,选取了一个我认为有趣又暂时少有前人研究过的关于family firms的问题,再进行了相关资料收集完成了我的RP。就这样,工作经验反而“变废为宝”成为了我灵感的来源。

读博就像选择一个四五年的

Full-time Job

思考RP的同时,我也在进行选校。我觉得申请博士的选校更像是选择一个接下来四五年的Full-time Job,学校的地点决定了你的生活环境,学校像是你的雇主,导师就像你的老板,这三点都是我选校的重要因素。

大学时期我有去美国和澳大利亚交换的经历,相比起来我更喜欢亚洲的生活节奏和安全感,毕业之后暂时也没有定居欧美的打算。

▲在新加坡唐人街,可以看到南洋建筑、 华人文化和白人面孔的有趣碰撞

再者我的research interests集中在emerging markets, family businesses和innovation,也更喜欢研究亚洲文化背景的案例,我留意到欧美的教授也多选择和自己文化地缘相近的案例研究,所以多方考虑,新加坡成为我的首选,其次是加拿大和荷兰。

和每一个申请者一样,在去年年底陆续交完application后我就开始焦急地等待面试。终于在今年一月中,我收到了南洋理工心仪教授的面试邀约。

我仔细研读了教授的论文,发现自己非常感兴趣他的研究方向,同时Linda也帮我进行了mock-in,对technical和behavior questions进行了全面的准备。因为问题基本上都有准备到,面试中我总体表现的很自信又对教授的研究方向很有兴趣,教授后续回复我的thank-you letter也直接说You are well-qualified。

就当我觉得胸有成竹,一切稳了的时候,面试之后的一个月竟然杳无音信。我发邮件询问,教授回复他们今年已经发出一个全奖offer,还在为我争取另一个offer。了解到之前本专业都是两至三年才招一个学生,我觉得希望渺茫。

那时Linda鼓励我说,可以最后再争取一次,感谢教授的帮忙并再次展现自己想去的passion。就这样煎熬地等待两周后,教授回信offer没有问题但奖学金可能比较困难,又过了两周,教授的最新消息是大机会是partial funding,但他还在争取。

这期间我一直都在耐心等待并继续自己的research,又过了一周我收到了南洋理工的全奖offer,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闯进了现实版的“纪念碑谷”,通关成功!

尾声

现在回顾全心全意地准备申请的这半年,就好像在做梦,梦醒了居然是自己最满意的结局,一切都显得好不真实。

这里要真心感谢BeBeyond,除了文书等技术上的帮助,还给了我很多陪伴、鼓励和安慰,特别感谢我的“心理导师”Linda——

在我撑不住想要放弃几所申请的时候,让我合理安排时间,再加把劲冲一下;

在我慌张的时候安抚我,帮我冷静分析现状,提出应对方法;

在我很迷茫的时候,给我加油打气,重塑信心。在我看来,这样心理建设和文书支持是我走好申请之路缺一不可的条件。

最后还有一些话想送给正在迷茫的你:

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也要对自己有信心。

人生只有一次,一定要做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尽管这个决定看似不可能;而一旦决定了就放手一搏、全力以赴,当一个人非常想做成某件事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全世界都在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