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工作三年,放弃哥大,与最爱的人前往同一个教育殿堂|录取故事

工作三年,放弃哥大,与最爱的人前往同一个教育殿堂

Elaine

华东政法国际法本科,教育行业工作三年

GRE 322+3.5,T 103

范德堡大学 Learning and Design 哥伦比亚大学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纽约大学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波士顿大学 Early Childhood 波士顿学院 Curriculum Design

(大满贯!)

- BeBeyond真实选择系列 -

Elaine的本科与教育无关,是一位法学生。毕业后的她如鱼得水地在教育领域工作了三年,但她说:“要成为通晓领域的专家,单单成为优秀的老师,是远远不够的。”

她分享了从本科到毕业后三年在“改变”的主题上做过的努力,即使你的申请方向不是教育,相信她强大的行动力和乐观的态度也能为在黑夜中找路的你,带来一份力量和光亮。

(以下为正文)

坐在大一的课堂上,我一定没想到6年之后我会在早教行业做得风生水起,并且即将去一个很燃的教育设计类项目留学。这一系列的选择,要从大学的社团说起。

凭热情坚持到大四的社团,

改变了我后来的人生轨迹

大学应该做的事儿,社团,学业,谈恋爱,我一样都没落下。而真正影响了我后来所有轨迹的,还是这一件:

我认为演讲本身只是一种传播有价值内容的方式,如果过于注重演讲的技巧而忽视了演讲的内容,没有让演讲唤醒听众或是引起共鸣,那演讲就味同嚼蜡。

本着这样的信念,我在学校自己成立了独立的iSpeak工作室,专门开发能够真正发挥演讲价值的项目。在学校的各个组织中,我找到了一群非常有热情和思想、又热爱演讲的同学,一起来干这件事。

我把大家聚拢到了一起,一起开发了演讲+支教、演讲+创业、TED演讲大会、演讲培训等项目。正是因为这份惺惺相惜,六年过去了,我们这群人遍布世界各地,而我们的群仍然十分活跃。

▲与iSpeak的部分伙伴一起举办活动

创办iSpeak工作室几乎贯穿了我的大学生涯,在不断打磨演讲课程、不断试讲和互动时,我发现了我在教育领域的热爱与天赋。从此我也知道了从事法律成为律师,对我而言,永远都只能是将就了。

于是在男朋友(现在还是同一个hh)的推荐下,我在大三那年参加了BBY Career Workshop,BBY中“思考你的可迁移能力来证明你可以,马上执行”的氛围,让我迈出了从法律行业转型教育行业的第一步。

我在尝试了去五百强快消做培训实习生,头部英文培训机构做teacher recruiting HR intern等几份教育行业的实习后,确定了我要做真正能实现“爱,成长与教育”这个我信仰的主题领域——早期教育。

想成为通晓一个领域的行家,

工作优秀是远远不够的

找到所爱领域之后,一做就是三年。

这三年,我如鱼得水,不断蜕变,快速成长。工作一年后,因为我能很好的吸收和呈现公司对于早期教育的理念,在公司内部,已经成为很优秀的老师了。在申请的过程中,也曾有过升职的机会,我选择了放弃。一方面因为我在毕业后就计划以后要留学,另一方面是我知道留学将带来的成长对我会有更大的挑战性。

对行业的深层思考让我明确了留学的价值,让我明白,要成为通晓领域的专家,要成为这个行业的改变者,单单成为优秀的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而在申请的最初,我并没有看到这些。

我仍然记得刚参加BBY Graduate Workshop的一个场景:

培训老师和其他同学问我,你有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行业?那时很不理解,我当时仍单纯的认为,我们公司在商业领域是头部,那么公司的理念就应该是这个行业的理念。我认为我对这个行业理解已经很深入了,大家为什么会问我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家会质疑我自认为很骄傲的东西。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反作用力,让我重新去审视我从事的工作。我才恍然发现,我们公司只是这个庞大领域的小小一隅。我不该因为认同公司的价值理念,就自满到认为不必再去涉猎这个领域的传统、流派、经典与名家。

在此之后,我不仅边工作边反思,还主动了解一切我能接触到的教育领域相关的信息、理论、理念,我的工作能力也升级到了更出色的阶段。BBY就像是加速我成长的催化剂,不断总结和思考的习惯,让我在工作中积累起了更开阔的行业观察和insight。

仅仅只是局限于一个企业、一方土地时,我容易有不客观的、略带偏激的想法。举个例子,我之前对于应试这件事是抗拒的,但现在我觉得只要能够真正去帮助一个家庭的课程,就是好的课程。

当我把思考放到更广阔的视野之后,我就能够更客观,也更看得清楚我能够在这之中做些什么事。就像我前阵子在看的《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这本书从一个经济学家眼光来看待全世界的教育,经济是基础,经济从根本上去影响一个地区的教育模式。

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因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就是这是一个社会的发展必然要走过的事。于是我就更能够接受这个事实,能够接受我要设计出来的课程,其中一部分课程目的,就是应试的。所以我在设计年龄大一些的小朋友的课程时,需要兼顾这两点,让孩子们学得开心,同时又满足家长们的刚性需求。我所处在的环境有这样的要求,这中间必须要有所平衡。

如果我一味的告诉家长们说应试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其实反而会增长家长的焦虑。其实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能够让孩子快乐,释放他的天性。但是孩子的学业仍然是,大多数上海中产阶级家庭延续他们社会阶层和财富的方式,这点是根本性的。在面对“应试教育”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同家长站在一起,去缓解家长的焦虑,并且帮助家长学会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性格,与孩子沟通和相处。

在这个基础上,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在此感恩我遇到了伯乐),我创造了公司很多新的项目:教师培训视频课程,教案应用升级,上海区域老师线上读书会等等,来改善这个问题。

▲蛮喜欢的一本书

所以当我开始逐渐看明白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对于上海的早期教育的生态就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我就能够更加接受我在做的事,并且不断去努力去优化它,而不再是回避和抗拒。

能跳出工作本身和工作环境,站到更广阔的视野客观看待我做过的事,这是BBY带给我的改变。如果我一直埋于工作中,是无法跳出工作的视角,来审视我的工作的。BBY的培训师和同伴们给了我力量,去扩大自己的信息与知识储备,找到这个领域的“核心矛盾点”,在这之上去通过设计课程的形式,去做出改变。

我明白这还不够。对我所处在的教育生态的真正理解,应产生于我离开她:在更多元的教育生态中,与来自不同领域教育者的相互切磋下,再回看她之时。

申请优势和人生目标重叠,

我选择放弃哥大offer

申请的时候,我同时申请了这两个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CE)和Learning and Design这两个track。这两个track有overlap的地方,区别在于:ECE更多的是培养早教老师,跟我的工作经验十分契合;而Learning and Design是锻炼学生的课程设计能力,对我而言有着说不出的吸引力。

今年的申请我拿到了大满贯:哥大、范德堡、NYU、BC所有申请的学校offer都拿到了。真正让我纠结的两个选项是哥大的ECE和范德堡的Learning and Design。

▲喜欢这种亲自动手的活hh

最后帮我选择范德堡大学Learning and Design的,是一个小型创业项目——我和沁格(在BBY结交的挚友)一同创立的Lumos Workshop。Lumos的创立源于我对自己的担忧,我意识到就算我拿到了不错的托福/GRE分数,然而我对我真正地在美国课堂中运用英文进行交流和写作的能力非常心虚。我觉得应试考试并没有为我带来英文运用能力的整体提升,而且像我这样的留学生一定不在少数。

于是我与沁格一同开发了针对留学生提升真正实用的英文写作能力、分析性阅读能力、词汇拓展等workshop。短短3个月,我们就拥有了将近40位学员,17期课程,并收到了来自哈佛、哥大、北大、复旦、交大、上外等学霸学员的认可。我开始真正的意识到,原来我不仅能设计好早教课程,我的课程设计能力完全可以运用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是我极为深刻的“高光体验”。

回顾我大学时代创造的iSpeak,工作中设计的一个个项目和教案,如今正在创业的Lumos Workshop,我做过的这些事情的内在逻辑都是相似的:找到核心问题,分析情景、关系,整合资源,并通过设计课程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赋能他人。而在搭建这个内在逻辑的过程中,我又看到了法学本科专业训练的影子——在无数个law cases里寻找legal issue。由此,我彻底看到了过往所有经历与信念给我留下的印记。

这种感觉就好像,我不仅仅是当下的我,我同时感觉到了童年酷爱做实验的我,高中爱文学与物理的我,大学时做iSpeak的法学生我,工作做早教的我,创立Lumos Workshop开始创业的我,这些完全不一样的我,在各个方向做着努力尝试的我,在此刻,都醒了过来,回到我身边,归位成为我自己。

彻底想明白了我是谁,我喜欢做什么样Pattern的事:“在一个领域某方面做得特别完美”不会很吸引我,吸引我的是去发现问题,并做出从0到1的改变。

我便知道,虽然哥大的专业很适合我现在的工作成长(放弃哥大还是让我很心痛的,毕竟以后不能用哥大学姐这样的title了),但范德堡的Learning and Design与我的核心优势和我做事的内在逻辑如出一辙。我的核心优势就是“让理想落地的能力”。展开来说,当大家都在“抱怨”某个问题时,我会努力去看到改变这个问题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虽然会让很多人觉得我很理想主义,但我可以动用我的resource和idea去把这个可能性落地,让我的理想一一成为现实。

当然,选择这个专业还有很多原因,首先因为它一年只招收15-20人,并确保每个人都来自不同教育领域背景,这可以让我拥有对话各个教育领域工作者的机会,能够极大的扩展我对教育全生态的理解。其次,Learning and Design 赋予学生极多选修课,并且是一堂选修课由一个教授手把手带5-6个学生,每节课都有一个project,我很享受这种design的过程。这可以给我带来新鲜又深度的学习体验。

在很多申请人的初选中,范德堡并不是首选,在国内也不是太有名气,但我在深入研究后,觉得范德堡真的是一个做教育的地方,非常有人情味的地方,我采访的每一位校友,都对他们的Peabody教育学院有溢出屏幕的自豪,感受到了大家极强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跟男友一起在家里参加online peabody开学 orientation

无论对我的职业发展、个人能力成长需要,还是学习环境、氛围,范德堡都是一个很棒的地方!接下来,我将和男朋友一起去让我们非常惊喜的范德堡大学。(感恩男友也是在哥大、宾大、范德堡中,选择了范德堡)

我被录取后,才知道是项目中唯一被录取的中国大陆申请者。而我也将带着我的故事,去呈现中国的教育生态。

很感谢BBY,Linda,我在BBY认识的挚友沁格,以及推荐我加入BBY并一直陪伴我的男友,让我能够在这个人生阶段,去到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5年前,和男友一起在一个民宿烧饭

从教育从业者的视角看,

BeBeyond更像一家教育机构

相较于大部分留学机构的“授人以鱼”,BBY更偏向是“授人以渔”,不是在贩卖知识,而是把获取知识背后的方法挖掘出来。

BBY是一家做教育的机构,它是在“申请是一种自我成长”这样的理念下设计的整套课程,创造一种沉浸式体验的学习环境。一个很好的社群形式,真的能让人成长,这是大家能够感受到的。这里的成长,指的是一种觉醒,就是你能看清楚自己一路走来所做选择的各种信念,以及你的经历到底带给了你什么,于是你更看得清楚自己是谁,能够为自己做一个更负责和更满意的决定。

对我来说,社群形式的申请好处主要有2点:

1. 完成申请。我属于想法很多,自律比较弱的,像我这样已经工作的状态,如果一个人DIY,很可能就放弃了。大家都在申请的环境下,团队氛围会让我更有动力和大家交流,把申请坚持推进下去。

2. 留学和选择项目的价值。我需要去挖掘自己为什么要留学、为什么要申请这个专业,BeBeyond很适合对自我选择和探索目标不是很明确、需要做深度探索的学员。深度探索肯定是要在一个社群氛围中更容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