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对前30都不太有信心的我进了哈佛:找了属于自己的竞争力

 

- BeBeyond真实选择系列 -

 

Emilia

上海外国语大学 西班牙语

工作十年跨领域申请

GPA 2.87, GRE 321+4.5, T 112

哈佛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教育学硕士offer

范德堡大学,儿童研究教育学硕士offer

(带65%学费奖学金)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有十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的申请体悟。虽然她小有工作成就,但一想到自己不到3.0的GPA、找不到相关推荐人、和完全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等困难,她就和你我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此文约4015字,读完大约10分钟)

Part1

我今年32岁。

屏幕前的你,可能才22岁,也可能42岁。

但人生,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Living is easy with eyes closed

Misunderstanding all you see

It's getting hard to be someone

But it all works out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重返校园,对于我这样已经工作十年的人来说,并不是个容易的决定。除了家庭方面的因素之外,对于留学申请本身,我也有着很多顾虑。离开校园这么久了,我还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吗?我该怎么找推荐人呢?老师们还会记得我吗?我也担心费用问题,因为我得自己承担起所有费用。

2018年,我有了自己的宝宝Andrew。于是,我每天都在想将来Andrew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怎么做才能给到他更好的成长环境,更好的教育。我开始去看各类儿童教育的书籍、上UCLA的教育学网课…这一系列在教育学领域的探索,帮助我发现了自己在儿童教育方面的研究兴趣。

2019年4月,带着忐忑,我预约了BeBeyond的咨询,这让我看到了无相关背景工作人转专业申请的一缕曙光。

Part 2

GPA不到3.0,无相关工作经历,

我的申请该怎么办?

虽然决定了申请,但我对自己能否申请上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是没什么信心的。别人眼中的我似乎挺优秀:从小一路都是班干部,课代表;高中是区三好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拿名次,以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身份从高中毕业;本科专业全国排名前三;工作后是公司的优秀员工,毕业第三年月薪过四万,之后自己一手在海外创业打拼多年。

一开始我的申请目标是冲刺美国Top30的学校,但对于实现这个目标,我是非常没有底气的,因为我没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与教育相关的证明材料。

这十年来,我做过销售、创过业,但完全没有教育行业的工作经验,而且虽然我本科期间学习得挺认真,但我的GPA只有可怜的2.95,WES之后只有2.87了,听说很多学校都卡3.0,我甚至担心我材料会直接被系统筛掉……

在申请之初,我还有过“包装”教育工作经历的想法,我知道这是很多中介的常用手段。但当培训师Linda向我解释了申请和录取是怎么进行的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个想法不可取。并且接下去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立刻就验证了这个观点,让我对自己申请更有底气了。

我拿到的第一个Offer是从课程、就业到生活环境都很符合我的期待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但因为它有先修课要求,所以我一开始就从选校列表上划掉了它。

当时,Linda建议我主动联系学校招生办,她说,留学申请更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如果我的整体素质符合,即使没有达到表面的先修课标准,也还是有argue余地的。我将信将疑地给范德堡打了电话,果然学校表示,在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完成先修课就可以了。

这让我对申请一下更有了信心,培训师的建议,我都愿意去试一试,这种更开放、更愿意去尝试的心态,不仅驱动我递交了哈佛的申请,也在申请结束后持续地鼓舞着我。

Part 3

重新梳理这十年,

我可能离哈佛并不远

我在2019年4月约完BeBeyond的咨询后,立刻在5月考了托福,9月考出GRE之后立刻签约并正式开始做申请,2020年1月递交申请,3月拿到哈佛Offer,整个过程非常高效,但其实我经历了从不自信、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到重新认识了自己、也意识到自己有多热爱教育。在申请准备到一半的时候,我知道无论如何,我都会继续在儿童教育的领域走下去,one way or another,而且我会做得很棒。这都是因为我得到了非常多的支持和专业的指导,现在回想整个过程,仍然感慨万千。

从无从下笔,到字字真心

写哈佛的申请文书不是件容易的事。文书限制字数1600字,而我有10年的工作经验和32年的生活经历,我要选择哪些经历才能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可能地展示我的竞争力?我要如何向学校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在工作十年之后重返校园系统学习教育学?

我几乎每天都在和Linda一起探讨这些问题,梳理经历,修改文书。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BeBeyond在探讨每一段经历、每一个人时是有一套框架和角度的,就是这些框架和角度,让我更全面、客观地重新看待了我的经历,看到了许多被自己忽略的经历,也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譬如,我原先以为自己在教会学校一周一次的无偿教学志愿活动不值一提。但当我重新以那一套框架和角度看待这段经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哪怕只做过一点简单的教育工作,背后也蕴藏着我的独特性。

比如,我会为了提高授课质量,在每节课前都会试讲3遍,也会有意识地去了解和分析每一个小朋友的情况,努力设计出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更好地融入这个多文化的课堂。而这些举动都是我具备优秀教师潜质的体现。

当我真心认可这些“小发现”时,我的文书变得异常流畅、有力量,因为每一句话都是我那么发自真心想说的,我对自己的优势清清楚楚,而且每一个优势和目标背后,都是我自己的经历和思考,独一无二。这些经历最后都被我写在了申请文书里,即使我没有教育工作经验,但我展示出了我对教育行业的热情以及对专业领域的理解与思考。

然后我才理解了,为什么BeBeyond从一开始就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来申请到好结果,也理解了为什么培训师从来没有以硬件条件来给我定性,没有认为我GPA不到3.0、没有相关经历就申请不了我想去的学校。

这个不断挖掘、重新审视的过程,不仅使得我的文书有了强大的说服力,让我找到了我在申请中独特的竞争力;也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让我更相信自己有能在教育领域做好的潜力。这是真正让我由内而外发生改变,相信自己、认可自己并愿意去拥抱挑战的关键。

在最终递交申请前,我把最后一版文书发给了哈佛商学院和耶鲁法学院毕业的美国朋友看,他们真诚地祝贺我,并说实在没什么能帮我改进的地方了。

从“不敢”到“勇敢”

现在回想,其实,申请哈佛(Harvard)是我一开始根本不敢想的事情。在申请之初,老公鼓励我看看哈佛的项目,我的第一反应是受到了羞辱。他是在取笑我吗?我这样非传统、跨专业、GPA还低的申请人怎么可能申得上。

但因为经历了跟范德堡的沟通,我开始带着勇敢尝试的心态做申请。于是我主动查看了哈佛项目的相关信息,发现HDP(Human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y)项目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都非常能帮助我实现研究儿童教育的愿望,而自己对儿童研究领域的激情也比较符合哈佛偏好的申请人特质,我就越来越有信心。

若不是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逐渐有了坚定的信心和成熟的认知,我可能就要与哈佛擦肩而过了。

比申请更有价值的,是我内心的成长

通过整个留学申请,我欣喜地看到了自己在多方面的成长。事实上,我在过去几年已经在断断续续思考自己的人生走向和价值标准,却没有机会静下心来把这个问题想通想透,甚至在思考得脑壳疼的时候,选择转身埋头于工作中,在既定的轨道上做得更好,因为这是一条相对来说更熟悉更容易的道路。

比如之前,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妈妈,关心儿童教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正因为在BeBeyond不断训练了如何思考一件事,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总会迫切地希望满足孩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并且异常急切地希望给他更好的教育方式?为什么当他哭喊着叫“妈妈”的时候,我有一种心被撕碎、无比愧疚的感觉?为什么我会用一套异常苛刻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是否是一位合格的妈妈?

到后来我发现,原来自己是有一些童年阴影的。我的妈妈崇尚虎妈式教育,她希望我能变得独立,于是在三岁那年,我被送到全托幼儿园,只有周末能见到父母,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在孤单无助中想念着家人。因此,当我看到我的宝宝Andrew伤心哭泣时,会不自觉有一种代入感,仿佛看到了当年每天孤单无助的自己。

也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渐渐地,我开始以别人眼中“优秀”的标准框住自己,不敢面对改变和挑战,害怕如果失败了,除了证明自己是个loser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会觉得让我申请哈佛是在羞辱我,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明明会失败的事情。而我如此渴望给Andrew最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就是我无意识间想要去解救的那个弱小无助的自己。

这是我在申请中获得的,比结果更宝贵的东西,对我未来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让我真正地开始坦然接受自己、勇敢地前行。

拿到哈佛Offer对我来说是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事情。

申请过后,我不再依赖世俗的目标,我知道很多事情我改变不了,但我会努力去做我能做的所有。我改变不了我的GPA,我改变不了我没有上过先修课,但这都不能阻碍我拿到我最想要的Offer,去到我最想去的地方,做我想做的事情。

如果你也希望不仅能申请到好学校,还能在此过程中有更多收获,走得比其他申请人都更远一些;

如果你也对目前的自己不够自信、不够满意,但又非常渴望摆脱现状、做成些什么;

或者,如果你想要了解申请和录取是怎么进行,请点击【阅读原文】

微信扫一扫
关注BeBeyond公众号

 

broken image